正宗房縣黃酒洑汁,農戶采用傳統釀酒工藝純手工釀造,入口微甜,細品微苦,滿口醇香。酒精度15度左右,保證無添加,不勾兌。了解房縣農家手工自釀黃酒請添加【酒妹微信:tomis-peng】
當前位置:房縣黃酒網首頁 >房縣黃酒新聞
時間:2020-06-20 20:09 編輯:admin
襄陽,湖北省省轄市、省域副中心城市;是湖北省僅次于武漢的第二大城市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,已有2800多年歷史,歷代為經濟軍事要地,素有“鐵打的襄陽”、“華夏第一城池”、“兵家必爭之地”稱號。鹿門寺位于襄陽城南約15公里處東津鎮鹿門山,始建于東漢建武年間,是漢唐以來的佛教勝地和文人雅士的集聚地。建武年間襄陽侯習郁立神祠于山,因神道口刻有二石鹿,俗稱鹿門廟。西晉改名為萬壽禪寺,唐復名鹿門寺。漢末名士龐德公、唐代大詩人孟浩然、皮日休皆棲隱于此。明景泰年間(1450~1456),在此建“三高祠”,并供其像,以示紀念。明末毀于火,清初以來,屢有修廢?,F保存有石鹿、龍頭噴泉、瀑雨池、天井、大殿等古建筑和碑刻。昭明臺也稱鐘鼓樓,為襄樊標志性建筑。為紀念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而建。根據歷史記載:“樓在郡治中央,高三層,面南,翼以鐘鼓,為方城勝跡?!?990年在考證昭明臺1000多年歷史的基礎上,重建昭明臺,現為襄陽市博物館。昭明臺又名山南東道樓,位于襄陽城中心,跨北街西南而建。青磚筑臺,中以條石拱砌洞,洞高4.5米,寬3.5米,臺上建5開間重檐歇山頂式樓,高約15米,東西各建橫屋4間,西南有鼓樓、鐘樓各一,此樓雄踞城中,古譽為“城中第一勝跡”。襄陽菜是楚菜系的北味菜,它以襄陽和鄖陽(今十堰)地區的風味為基礎,吸收鄂豫陜渝四省的風味。特點是以豬、牛、羊肉為主要原料,加以該地區特產山珍和野味,制作方法以紅扒、熱燒、生炸、回鍋、涼拌居多。巴蜀荊楚地區的人們生性嗜辣,幾乎所有的菜都要用辣椒,與麻辣的川菜、猛辣的湘菜不同,楚菜講究的是鮮辣。襄陽菜既有著楚菜鮮辣的特點,又保持著自己的風味,烹制手法以蒸、煨、炸為主,尤喜菜上淋油。襄陽名菜有三鑲盤、夾沙肉、襄陽纏蹄、紅燒蹄膀、糖醋白菜、清蒸槎頭鳊、泡菜牛肚絲、醬豬大骨、醬爆肉、宜城盤鱔、宜城大蝦等。襄陽的小吃品種如油茶、清湯、米窩、油饃筋、牛油面、紅油豆腐面、襄陽酸辣面、酸漿面、炸醬面、胡辣湯、麻汁面、包面、炒糊波、襄陽薄刀、襄陽黃酒、金剛酥、玉帶糕等。